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

『ヨーロッパの食事の時間』(歐洲飲食之旅)譯介之一:〈寫在卷首〉

山本 ゆりこ著;蔡 麗玲 譯

途中,貪吃的我,往往一整天都耗費在飲食上面。每天吃完豐盛的早餐,上午就前往市場探視一番,接著「周遊」超市:不只一家,大、中、小,各種規模的超市,一間逛過一間。隨著店家不同,販賣陳列的商品也稍有不同,因此我會到處探訪,選購看起來好吃的食品,以及各國獨特的物產,當作送給自己或者饋贈友人的伴手禮。

逛著逛著,又到了午餐時間。午餐我通常吃一些該國特別的輕食[1]小餐,或者推開當地café的門扉,進去跟外文菜單艱苦交戰數回,點選像是該國餐飲的品項。午後,比起去觀光勝地,我寧願去逛街上的麵包店、糕餅舖、食材行、民間藝品店、食器行、骨董店之類的,舉凡跟料理或食物有關的店面,我都會一探究竟。此外,對於當地茶館(tearoom),則預先檢索贏得好評的店家,再前往品茶、享用點心。午茶的時間緩緩流逝,回過神來,已然晚餐時分。晚餐,照例是預約吃得到家鄉料理的餐廳,心滿意足地享用該國的味覺與氛圍。吃到美味的料理或甜點,翌日迅即前往書店,尋找食譜。就這樣,回首一看,意識到旅途的一天確實都耗在「吃」的方面了。
 
對我而言,旅遊的欣喜悅樂在於跟美味的東西相遇、透過「食」之一端,觀察、比較歐洲各國文化的差異。整個歐洲大致可分為吃肉的國家、吃魚的國家、麵包或起司種類繁多的國家、使用特殊醬料的國家……,不同的國度裡,都各自隱含著飲食文化的奧祕,味之不厭、觀之無倦。希望藉由這本小書,能與讀者分享我在歐洲旅途上曾經度過的寶貴時間。(約580字)  

附記


淳久堂包書紙
日語原文取自:山本ゆりこ『ヨーロッパの食事の時間』(歐洲飲食之旅)(ピエ・ブックス200810月初版第1刷)全書序文「はじめに」這本書是我在20108月的日本旅行中,於淳久堂書店京都BAL店購得的隨筆集(定價1,680円+消費稅),由山本ゆりこ女士所執筆。全書筆調穩定而均勻,由料理專家的學養與歷練撐持其間,歐洲餐飲的相關知識與見聞,予人豐富而不矜誇的印象;讀之愈久,愈覺佩服。本序僅數百字,卻充分傳達出作者身為料理研究家,在長年累月的外國生活與旅行當中,對於異國餐飲那分鍥而不捨、渾然忘我的研究精神。我想,這就是「癡」,亦即對於生命的熱情,相當具有感染力


[1] 日語「軽食(けいしょく)」一語,意指輕淡簡單、便食用的餐點。中文可譯作「點心」、「輕淡飲食」、「小吃」、「快餐」、「便餐」等,英文可作“light meals

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

飲‧食三昧

津田晴美 原著;蔡麗玲 譯

 1. dining   吃得規矩而且正確


我是從小被教導「不要分喜歡.不喜歡,什麼都要吃」長大的。父母這麼說,學校的老師也這麼說。就某種意義而言,這是正確的;但在另一方面,也是錯誤的。

 「什麼都吃」若是為了營養均衡,的確是對的。在糧食缺乏的時代,如果什麼都不吃,兒童就會營養失調,因此學校開始供應營養午餐。在那種時代,不管喜不喜歡,一點也不剩地吃下去,就等於「吃得正確」的意思;儘管午餐的每道配菜味道都不好,還是忍耐著吃下去。吃著吃著,味覺的發展上就完全走偏方向了。

先前的文章曾寫過,我在法國葡萄酒、起司、巧克力和奶油之類的領域中,有許許多多的衝擊與震撼,在日本食物中同樣「不可思議」的味覺,則來自於營養午餐。我會含糊化約地告訴別人,這是世界的味覺,配合日本人的味覺而調整過的東西哦,反正不知道是什麼東西,也就不分喜歡不喜歡,一邊說著「原來是這種味道啊」,一邊吃下去。

 現今,日本在物質層面日漸豐富了起來。各種季節,都有生鮮食品陳列在店裡。然而,日本人的味覺還停留在供應營養午餐的年代。那個時代,化學調味料的徹底普及,適巧與日本的農業政策配合一致。沒有味道的蔬菜就加美乃滋;用摻雜生長激素的飼料養育的肉類和魚,則以甜辣醬或番茄醬蓋過臭味。滋味繁複的各種調味醬料紛紛上市……

最近二十年是輸入品的全盛時代。大家都能吃到世界各地的料理,固然是一件好事,但是家庭當中的味覺,依然是倒立置放的大瓶美乃滋在主導著:啾的一聲擠出來,不管什麼料理都能沾著吃;有的小孩連米飯也加美乃滋──彷彿中了毒一樣。找遍全世界,也沒有餐食如此遜色的國家吧!每當我看到這種光景,思緒都不免暗澹下來,因為家庭中的飲食正是左右日本兒童之味覺的重要因素啊!反之,兒童的味覺也決定了日本的未來。正因如此,所謂「食的文化」並非為了少數美食家的講究,而是為了一般家庭的飲食生活品質而揭舉的詞語。

首先,大人應該規律地吃有益身體的餐食;然後,也讓孩子們規律地吃有益身體的飯菜。

並不是希望大家去法國學做料理或學當侍酒師,也不必正式地學習餐桌禮儀──平常的生活並沒有那麼「正式」,突然在餐桌上要中規中矩,也太滑稽了一點。簡單要求孩子就好:

別用手肘撐著桌面吃飯,飯菜會灑出來的。
嘴裡含著東西時不要說話,食物可能飛散到別人那兒。
吃飯時別叱責或碎唸,他們會吃不下飯的。
咬東西不出聲,喝東西不砸嘴舔唇,聲音會讓人不愉快。
吸到一半的麵條不用牙齒咬斷,連你的戀人也會望之卻步。
不要伸出手去拿別人面前的菜餚,那很失禮;跟別人說「我拿不到,請幫我拿」就好。
不要一次拿取太多食物,再續盤就好。
對吃的東西,不可輕率簡慢,因為世上還有很多人沒得吃。
還有,大人要好好地學習筷子的拿法,再教導小孩。因為我們是日本人。
最後,記得稱讚食物的美味,致予謝意。做菜的人會很高興的。

這些,全是理所當然的事呀。只要把持住,不論參加怎樣的餐會,不管吃什麼,都不會出醜。不論在日本還是國外,誰也不會再提醒你這類基本禮儀。如果父母親沒教,只好靠自己摸索、體驗:若是別人的行為讓你不愉快,你也不能做同樣的事;這道理應是萬國通用的。(約1,200字)

2. drinking  從容品嚐美酒


在酒的領域中,價值感的高低隨著飲用的方式有所不同。例如,與料理一起享用的酒,就不適合一路暢飲到醉;量少,價格貴一些也無妨。酒這種不可思議的飲品,能讓好吃的佳餚更具風味;因為有酒,未曾嚐過的料理,也令人躍躍一試。有了酒,難吃的菜餚就無法再讓你心動。

心情舒坦時,與酒欣然醉去;情緒低落時,肝臟深處彷彿沈積著殘餘酒渣。心情痛苦時有人會喝酒,我卻不──我的個性是:刺痛的心情無法用酒摻和、敷衍過去,我會在清醒時咀嚼那分辛酸。有人藉著酒力,吐露平常無法言及的事情;我寧願喝咖啡,腦中啪的一聲,提振起精神來跟對方傾談,絕不借酒發言。但在度過困難之後,有時會喝個酒,寬解一下情緒。

也許,有人會說我這種人缺乏中間地帶、不解風情;但若要我掩飾心情,或者讓複雜難解的情緒隨著酒杯湧入心懷,也不適合我的個性。風情,可以往別的面相去追求;酒的領域中,我只希望保持完整的優雅與從容。

午後,在野外,夕陽微傾,燦亮一天的太陽開始褪色,珍重日影,我會喝上一杯啤酒。大白天的,女人在咖啡屋點酒喝,會讓人覺得輕浮──日本人依然有這種看法──但被認為些許不謹慎,或輕度酒精中毒的小酌,卻是恰到好處的。

前陣子,比約定晚餐的時間早了一點到達,就在餐廳前面的café叫啤酒來喝。我想喝黑啤酒,問侍者:「冰過的嗎?」他彷彿洞悉我的心意,立即笑著回答:「我拿沒冰的來」。東京咖啡屋的服務變得機靈,是一樁好事;這種咖啡屋一多,即使上了年紀,都會生活依然樂事居多。

端來的黑啤酒微溫,像牛奶般泡沫湧起,甘甜芳香,不需要任何佐酒小菜。我從容不迫地啜飲著,在夕陽下的陰涼之處放鬆自己,就這樣眺望街景,度過了聚會前的一段時光。心想著:聚會時若能好整以暇地出現,即使稍微遲到,對方也不會在意吧!時間的光影就在眼前緩緩流逝了。

真正對紅酒的美味開眼的那天也令我高興,好像突然變成大人一般。葡萄酒的澀味、酸味,還有所謂的「深度」,同時在口中調和纏繞,真是一種芳香馥郁、不可思議的紅黑色飲品。我誠惶誠恐地舉起酒杯,飲入口中,起初嘴裡好像殘留著什麼;再飲一口,開始有點喜歡,舌頭也漸漸習慣了。這時,吃下一口佳餚,沒想到那紅黑色液體複雜的味道更令人眷戀了。此外,盛裝的高腳杯也為紅酒賦予一種特別的質感:水晶杯或細腳杯會優雅地映出飲用者的身影;一邊享用美食一邊品酒的情景,真是令人神往啊!

附帶一筆,三十五歲那年,我開始覺得葡萄酒美味。在那之前我不喝酒;或者說我還不懂什麼料理比較適合酒;至少在那之前我不吃生魚。三十五歲之後,於公於私訪問歐洲的機會增多,我連香檳酒的奧妙也都能體會了。回想起來,酒還是應該優雅地喝才對。如今,晚餐時我都會先喝點什麼酒,量不必多。喝完酒,看著澄淨的空杯,心裡總會湧現一些特別的感受。(約1,100字)

3. dieting 咀嚼適合自己的


貓狗一旦在人類身旁生活久了,也會得到相同疾病。都市貓狗得病最多的是異位性皮膚炎和花粉症之類;全國各地貓狗,也因與人吃相同食物,還有運動不足的關係,會有齒槽膿溢、腰痛,以及普遍的肥胖現象。最近,不知是人們覺得胖嘟嘟的動物看起來很可愛,還是把牠們誤看為布娃娃,大家似乎對於肥滿一事都失去抵抗力了。

現代人一聽到「管教」或「節制」之類的詞語,就頭痛萬分,別說無法要求小孩或寵物,就連對自己,也很難限制什麼。

對速食(fast food)與甜食亳不設限,以致贅肉上身的人,突然下定決心要減肥,方法之一就是把迄今的食量驟然減半,甚至更少。這單純是減法,減少攝取卡路里的方法,任誰都能理解。用這種方法的確能夠看到瘦身的成果,但風險也不小。特別是有些女性因而貧血或生理不順,或者年紀尚輕就骨質疏鬆,後來的人生也為此披上一層陰影。

「速食」顧名思義就是迅速入手、不多咀嚼就能吞食,或是容易消化、立即轉變成能量的食物。相對地,「慢食」一語也隨之浮現了。所謂「慢食」指花費時間製作食物、細嚼慢嚥、慢慢消化;食物轉變成能量的時間也相對拉長,換言之,進食的所有過程都以慢步調完成。

因肥胖而煩惱的人請一定要試行由「速食」切換成「慢食」,光是這樣,相信很多人不必辛苦節食也能減輕肥滿的程度。周遭的人,包括我自己,年輕的時候都在攝影現場忙著工作,無法從容進食的日子累積下來,練就一身「快食」的功夫。久違一些年月,與當時的朋友重逢,大家面面相覷,說:「咦?你也……?」「我也是!」其實我也對自己改以糙米為主食,感到十分驚訝。與其說是為了想瘦,還不如說是想養成從容咀嚼食物的習慣吧!

糙米飯若是快速咀嚼,一定會感到痛苦。昔日好友們似乎都嚐過那種痛苦滋味。糙米飯不經過充分咀嚼就吞下,一團團湧向胃袋,會像胃痙攣般疼痛;其後再衝擊到腸,使得整個肚子脹氣,動彈不得。經歷過這種痛苦的人,不妨從頭調整起。咀嚼會造成下巴疼痛;只用一邊牙齒咀嚼會導致頭痛,記得用兩邊牙齒均等地咀嚼。這些都算是咀嚼的練習,對身體也有正面作用:首先,下顎的扭曲因此矯正過來;其次,脖子的皺紋逐漸淡去。

一旦察覺糙米的美味,從前無法戒除的奶油食品和美乃滋等會在齒頰之間迴旋盤繞的食物,將不再覺得可口,因為你的味覺已經改變了:光是想像奶油或美乃滋在口中緩緩滾轉,只會感到非常噁心。甜食的情況亦然。只是主食改吃糙米,許多人已經從漫不經心的粗率飲食當中脫離出來。

我原本就留意飲食,矯正「快食」的作法是每週一次把主食改成糙米,很快就有成效,我最近吃飯的步調已經相當從容不迫了。慢慢地吃,不論肚子怎麼餓都不致過量;不經意間吃太多,與肚皮發脹相伴的罪惡感也未曾出現過。如今,我真的「無事一身輕」了。(約1,100字)

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

後視鏡中凝望歲月移轉


雨宮  塔子 著
      麗玲 譯
 
        沒有車子的生活,我是無法想像的──過去在日本的時候。
        由於職業上的關係,正式演出前我都很緊張。於是,從工作場所回家,在車上的時間正好緩和、紓解上揚的情緒。
        對我來說,自己的車不只是交通工具,還是一個人獨自思索各種事情、不可缺少的空間。握著方向盤,把工作事務放到一邊,平常努力不去想,或者潛意識裡在意的事情便浮現腦海。那段時期占領自己心頭的究竟是什麼?自然就朗現出來。我想,是車內空間使人失去防備的。
        感覺上,漫長路上與人共乘,是認識一個人最快的方法。他們的遣詞用語或話題是充實有趣的,還是沈默寡言的呢?如果是木訥的人,沈靜時給人的感覺好不好呢?匆促之間不經意的舉止動作,往往能窺見一個人的本真面目。
        開車時的空間移動,恰似旅行前整裝待發的雀躍。我心中保留不少開車旅行的珍貴映像:在目的地固然飽覽不少景觀,到達之前遇見的美景,也不在少數。
        幾年前跟爸媽同遊法國南部。我開著車,有時會看到爸媽在後座睡著的樣子。他們說要看海岸景色,我還特地下高速公路,改走夕陽餘暉映襯下絕美的海岸線,結果……
        我小時候跟著爸媽去拜訪親友,回程時在車上一定睡著──由於玩累了的滿足,以及爸媽就在身邊、百分之百的安心感。
        我從後視鏡看著爸媽互相挨近的睡臉,霎時間,對於親子立場的逐漸轉換,忽然感到喜悅,也有點寂寞。那趟南法旅遊充滿著用法國南部陽光鑲嵌的美麗回憶,但首先湧上心頭的,有時是這幅光景。
        開車時,也見過其他景致。
        從里昂(Lyon[1]到薄酒萊(Beaujolais)地區[2]雪中的高速公路。收割完了,飄散哀愁氣息的葡萄園。當日來回前往拉吉奧爾(Laguiole)[3]星級餐廳旅館,回程的高速公路,向無邊無盡的暗夜延伸……
        不限於法國境內:從比利時一口氣開車到阿姆斯特丹看梵谷的畫。穿過滿載春陽的普羅旺斯,開到西班牙;那時一直有事掛心,在巴塞隆納街上遇到復活節活動後,更往南,下到阿蘭布拉宮(The Alhambra[4]沿路丘陵相續,還有橘樹成林。雖然映入眼簾的景色改變了,心裡的課題仍未轉移,真是有切身感受的一趟旅行。
        自從來到巴黎,只要時間和體力許可,我都會在法國境內或境外移動,但總覺得最奢侈的事物,其實存在於日常生活的往復循環當中。
        朋友的男友住在倫敦,她要去找他的時候搭歐洲之星(EuroStar[5]的列車,他過來看她的時候則是開車渡過多佛海峽[6],有五年的時間都如此。後來兩個人分手了,但,現在當他坐進車,駛上渡輪,終於快到法國邊境的時候,折射在他心裡的風景,應該仍是獨一無二的,只屬於他自己的回憶。結束之後戀情更濃,風景亦復如此。
        法國人選擇的度假地,大多是國內,或者自家別墅,不只是預算的考量。我料想,他們也深諳反複風景的喜悅。
        我自從在巴黎長住以來,就不拍風景照了。對我而言,像這樣累積心象風景,才是最豐盛富裕的事。
        最近,在巴黎市區,迫於需要,我也自己開車了。
        只有一個小孩的時候,推著嬰兒車,上下公車並不以為苦,也常散步回家。
        後來,小孩增加到兩個,就沒辦法這樣了。把兩個孩子抱上嬰兒車已是煞費周張,東西也不能一次買太多,必須數次往返。如此一來,活動範圍便大大縮小了。巴黎的魅力正是想走到哪兒就走到哪兒;如果提著東西,再抱著孩子們,其中哪一個又哭起來,快快樂樂散步的餘裕就徹底消失了。
        我本來就喜歡開車,彷彿只在尋找一個契機。我想,就開開看吧!在巴黎自己開車,跟去看醫生其實有一點像。坐我先生車的前座,本性疏懶的我根本不去認路,一旦要自己開車,只好「認真認分」了。
        譬如交通違規或者擦撞時的交涉……就得靠自己了。
        法國是以「紙」(文件)為中心的社會。面對對方,一邊費力想著專門術語一邊填寫文件,那種拼勁,跟抱著發高燒、身體不適的孩子跑進醫院、緊黏著醫生,全心全力說明病狀時的感覺幾乎相同。我儘可能避免填寫文件,但這類經驗也是融入法國社會的一項契機,開車亦然。
        在東京自由自在的單人生活。如今在巴黎有了自己的家,開車的意義逐漸有所改變。
       經常聽說巴黎人把車子當成「腳」──如同字面的意思──因此選車之際會挑適合自己的車,也不太頻繁保養或洗車,小心翼翼撫摩愛車的動作更是少見
        在巴黎初次擁有、符合心中夢想的那輛車當然很可愛,但我現在的主要考量則是實用。現今的我,早已無法只為了想事情或想獨處就鑽進愛車,反倒是女兒發出稚語,拗著「外面!車車!」的時候,真的會開車帶她出去。
        而且,當女兒從後座的嬰兒椅連連討著餅乾時,我的情緒會被牽動,特意繞路兜風的興致,也都消失得無影無踪了。巴黎人開車技巧非常了得;有的蜿蜒蛇行穿梭於壅塞車陣;有的奔逸絕塵,倏忽揚長遠去。我唯有目送他們,貼上一張「嬰兒在內」的貼紙,穩當而行罷了。
        現在,後視鏡裡有孩子們的睡臉。女兒彎著的頭像快折斷似的,額上因夏日烈陽而沁出汗滴。再稍微往旁邊移動視線,看到兒子從嬰兒車伸出來的裸露腳趾;小小的腳隨著車身振動而微微顫抖著。原來後視鏡裡的畫面如此惹人憐惜,爸媽並沒有告訴過我。但,曾幾何時,我也擁有了一模一樣的後視鏡風景,內心深處是多麼欣喜啊!(約2,000字)


原文取自雨宮塔子(あめみや とうこ,1970年生,日籍隨筆作家,長年旅居巴黎,夫婿為青木定治)隨筆:『それからのパリ』(那之後的巴黎),東京:祥伝社,20066月初版

照片:邱瓊芬.攝於員林農工校園

附記:為大學同窗瓊芬而譯。本來要譯別的散文,見瓊芬在facebook貼文,寫到她開車帶著兩個兒子出門,十幾年前的小男孩如今都長大了,做母親的有感為文。我喜歡她燦然爛漫的心思,層層疊疊,躍動於田田荷葉之間,聯想到雨宮塔子由汽車後視鏡切入的文章,於是改譯本文,並題獻給瓊芬。  




[1] 里昂是法國的第三大城市,位於法國東南部的羅訥-阿爾卑斯大區,是國際刑警組織國際總部所在地,亦為生技產業的集中地。該市教育事業發達,里昂大學為世界上最大的大學之一。里昂自古以來是連結南北歐洲的據點,早在羅馬帝國時期(約西元2世紀)就開始繁榮起來,城區內有隆河及索恩河流過。
[2] 薄酒萊地區是法國富於歷史的葡萄酒產區,位於勃艮第南端、里昂之北,東邊是蘇茵河谷,西邊是薄酒萊山,中央即為葡萄園區。此區雖然只是勃艮第境南的一個產區,但薄酒萊葡萄酒的年產量為勃艮第其餘地區的兩倍半;因大部分屬於未經橡木桶封陳、單寧度低的「新酒」產品,製造後不能久放,因此強調當年的產酒當年飲用。
[3] 拉吉奧爾是法國南部阿韋龍省羅德茲區的一個小鎮,以拉吉奧爾起司聞名。
[4] 阿蘭布拉宮(阿拉伯語:الحمراء,「紅色城堡」或「紅宮」之意)位於西班牙南部,是格拉納達摩爾王朝時期修建的一個古代清真寺宮殿城堡建築群,在格拉納達城外西南方山崗上。宮殿為原格拉納達摩爾人國王所建,現在則是穆斯林建築與文化博物館。1232年在老城改建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現存規模,包含兩組主要建築群:一為「石榴院」,一為「獅子院」。該宮城是伊斯蘭教世俗建築與造園技藝完美結合的名作,也是阿拉伯式宮殿庭院建築的優秀代表,1984被選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。
[5] 歐洲之星是一條連結英國倫敦、法國巴黎、里爾,以及比利時布魯塞爾的高速鐵路。
[6] 多佛海峽是英吉利海峽最狹窄的部分,最短距離由南福蘭至格里內角,長度僅33公里

參考網頁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87%8C%E6%98%82 維基百科中文版.里昂條
http://utanaumedemi.pixnet.net/blog/post/87509320-%E5%86%8D%E6%AC%A1%E8%88%87%E9%87%8C%E6%98%82%E9%82%82%E9%80%85%EF%BC%88%E6%B3%95%E5%9C%8B%EF%BC%89 HT的部落格.再次與里昂邂逅(法國)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eaujolais_(province) 維基百科英文版.Beaujolais (province)
http://isaestmoi.pixnet.net/blog/post/35594870-%22beaujolais%22%E4%B8%8D%E5%8F%AA%E6%98%AF%22%E8%96%84%E9%85%92%E8%90%8A%22 發現惡小狐."Beaujolais"不只是"薄酒萊"(林裕森主講)
http://yusen.tw/ (林裕森部落格)三篇:Priority Life: 薄酒來,不平凡的日常紅酒Yusen’s薄酒來採收日記AZMag. 最平易近人的酒鄉-薄酒萊Beaujolais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96%84%E9%85%92%E8%90%8A%E8%91%A1%E8%90%84%E9%85%92 維基百科中文版.薄酒萊葡萄酒條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8B%89%E5%90%89%E5%A5%A5%E5%B0%94 維基百科中文條.拉吉奧爾條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Laguiole 維基百科英文版.Laguiole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98%BF%E5%85%B0%E5%B8%83%E6%8B%89%E5%AE%AB 維基百科中文版.阿蘭布拉宮條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AD%90%E6%B4%B2%E4%B9%8B%E6%98%9F 維基百科中文版.歐洲之星條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A4%9A%E4%BD%9B%E5%B0%94%E6%B5%B7%E5%B3%A1 維基百科中文版.多佛爾海峽條

2013年2月24日 星期日

珍妮.艾布特尼(by亞美迪歐.莫迪里亞尼)

雨宮 塔子 著
蔡  麗玲 譯   

  眾多畫家當中,亞美迪歐.莫迪里亞尼(Amedeo Modigliani[1]被評為第一美男。在他一生當中,交往過的女性雖然不在少數,但真正能夠長久牽動心靈的,僅只其中兩位。那就是碧翠絲.海絲汀絲(Beatrice Hastings[2],以及珍妮.艾布特尼(Jeanne Hébuterne[3]
  當時的英國女詩人碧翠絲,是第一個能夠在知性層面上與莫迪里亞尼競爭對抗的女子。她容貌姣好,華美時髦,洋溢著知性與教養之美。兩個人之間的關係,有時會因為莫迪里亞尼對她的競爭心理而有起落。
  借用波特萊爾(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
[4]的話來形容,兩個人結束這段「激烈而充滿波瀾的關係」之後,成為碧翠絲新男友的義大利雕刻家,偶然間遇到莫迪里亞尼的時候,聽說還惡狠狠地向他伸出手槍。
  之後,成為莫迪里亞尼終生戀人的,就是比他小14歲的珍妮.艾布特尼了。她遇到莫迪里亞尼的時候,還是藝術學校的學生,19歲;此後,她對莫迪里亞尼傾注了深摯不渝的愛情。最有名的故事,就是在莫迪尼亞尼死後第二天,懷孕九個月的她跳樓自殺,跟著走了。
  珍妮的魅力耐人咀嚼。她美麗而纖瘦,有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氣息。從那雙帶點東方感覺的杏仁形大眼睛,亦可想見其溫和柔順、純真的人格。只不過,她為什麼堅決要和莫迪里亞尼登記結婚的理由,從這幅畫是無從知曉的。和其他女人生了孩子卻不予承認──她所愛的莫迪里亞尼是一個這樣的人啊!與摯愛的男人之間已有一女,肚子裡又懷了一個;但珍妮並未留下來守護,而是跟著早逝的莫迪里亞尼死去。世間把這番行徑,簡單地歸納為「弱」女子所為,使人不易理解她選擇和莫迪里亞尼廝守的深層心理。我也想過,如果是比莫迪里亞尼大5歲的碧翠絲,應該會照料好兩個小孩,安然渡過人生的狂風巨浪吧!

  然而,當我凝視著這幅畫,感受到了珍妮的另一面:平常溫馴可人,但若任何事物介入她和莫迪里亞尼之間,則是怒不可遏。靜謐的外表與熾熱的內在火焰交相重疊,正是這幅畫上眼珠的肖像想要傳達的形象吧──莫迪里亞尼平常畫珍妮是不點睛的。「失去這個人就活不去!」如此刻骨椎心地愛著一個男人,珍妮所體現的,應可說是女性真正的堅強。(約800字)
 
日語原文取自雨宮塔子(あめみや とうこ)『パリ アート散歩 愛の絵画 魅惑の絵画新聞出版 20107



[1] 1884712日生,1920124日卒,義大利藝術家、畫家和雕塑家。表現主義畫派的代表藝術家之一。
[2] 1879127日生,19431030日卒,英國女詩人。
[3] 189846日生,1920125日卒,法國藝術家,也是藝術家亞美迪歐.莫迪里亞尼的同居人及繪畫靈感繆斯,兩人之間育有一女。莫迪尼亞尼病逝後,珍妮於翌日從公寓窗戶一躍而下,當時已懷有第二個孩子。
[4] 182149日生,1867831日卒,法國詩人,象徵派詩歌先驅,現代派奠基人。代表作有詩集《惡之華》(Les fleurs du mal)等。與莫迪里亞尼未有交集,此處只是借用其言。

參考網頁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98%BF%E6%A2%85%E4%BB%A3%E5%A5%A5%C2%B7%E8%8E%AB%E8%BF%AA%E5%88%A9%E4%BA%9A%E5%B0%BC 維基百科中文版:亞美迪歐.莫迪里亞尼條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8F%8D%E5%A6%AE%C2%B7%E8%B5%AB%E5%B8%83%E7%89%B9%E5%B0%BC 維基百科中文版:珍妮.艾布特尼條(有本人照片及其畫作)
http://www.roussard.com/artistes/nouveaux/H/hebuterne.html 珍妮.艾布特尼法文網頁(有本人照片)
http://vovo2000.com/phpbb2/viewtopic-345292.html 高美館展覽解說
http://ravenel.com/article.php?cid=21&list=192&lan=tw 莫迪葛里亞尼的美麗與哀愁
http://city.udn.com/3581/1027372 形式與情色﹕莫迪里亞尼看的是自己的內心世界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eatrice_Hastings    碧翠絲.海絲汀絲